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参观国家文物保护的高氏墓葬 |  
          | 发布时间:2006/7/18 15:29:00 被阅览数: 3254 次 来源:
					高氏家谱网 |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景县在衡水东北一百四十里,在辽阔的冀中平原上。时 已暮秋,天气却格外暖和,阳光灿烂,车一忽儿奔驰在
 水泥公路上,一忽儿颠簸在坑坑洼洼的乡村路上,一个
 多小时以后,终于到达了目的地--北魏、北齐贵族高氏
 墓葬群之一,高翼墓(编号M3)。
 
 据《高潭墓志》:“翼,魏使持节太保太尉录尚书事,
 都督冀、定、瀛、相、沧、殷、幽七州诸军事,冀州刺
 史、乐城文宣公。《北齐书。高乾传》:“孝昌末,葛
 荣作乱于燕、赵,朝廷以翼山东豪右,即家拜渤海太守。
 至郡未几,贼徒愈盛,翼部率合境,徙居河、济之间。
 魏因置东冀州,以翼为刺史,加镇东将军、乐城县侯。
 及尔朱兆弑庄帝,翼保境自守。谓诸子曰:‘主忧臣辱,
 主辱臣死,今社稷阽危,人神愤怨,破家报国,在此时
 也。尔朱兄弟,性甚猜忌,忌则多害,汝等宜早图之。
 先入有夺人之心,时不可失也。’事未辑而卒。”。
 
 这段史料说明高翼曾经是北方山东的豪强,被北魏政府
 选择作为渤海郡的第一把手,隐含了直到北魏末,北魏
 政府还残留有游牧政府的军事行政组织的形式,还未按
 照两汉和西晋制度完全采用选举的办法选择官吏。后来,
 高翼的儿子高乾率所部投靠北魏权臣高欢,成为北齐重
 要官僚。高乾之弟在父兄建立起的权势基础上,为其父
 高翼“大起冢”,于是就出现了我们脚下的这堆黄土。
 
 我们站在这个高约二十几米左右的碗形坟墓上,四周一
 遍十分平整的农田,寂无人迹,东北方向,紧邻十几米
 外,是高氏家族的另外三座坟墓,最北面的一座坟墓已
 在1973年3月被河北省博物馆、文管处发掘,该墓葬是
 高翼孙高潭墓,出土文物多件,采用裸葬,是古代“薄
 葬”典型(参《文物。1979/3》)。三座墓葬都属于
 高氏家族,和高翼墓一起,至今尚未发掘,但已被盗,
 我们在墓的一侧看见了盗墓的坑槽和洞穴。
 
 高氏墓群共有一百多座坟墓,分布在景县西南,是现已
 发现的北朝著名人物的少数墓葬,对于研究北朝历史和
 社会文化有重要意义,1982年被河北省列为省文物重点
 保护点,2001年又被列入第五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点。
 
 秋天的庄稼早已收获了,田野里除了褐黄色的土以外,
 只有黄色的草。我站在坟莹上面,百端感慨,古往今来,
 多少王侯将相,在生时荣华富贵,死时备极哀荣,而现
 在不过剩下这脚下一抔黄土,坟前不过留下两块标有“
 高氏墓葬群”的木牌,再详细解说多点,不过用M3之
 类的抽象符号去代表。高氏墓葬群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
 物古迹,却依然无人理睬,也只有我们这几个“新文化
 论坛考古小组”的成员才有闲心风尘仆仆来凭吊这座毫无
 任何美学色彩,在历史长卷上也没有留下丝毫惊叹号的人
 物的坟墓。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免责声明: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!!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。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  | 同类新闻 |  
          
          | 上一页 高傒墓 |  
          
          | 下一页 高傒墓 |  
          | 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  
 
 |  |  |